中国历朝历代对自然和生活之物的色彩解读及记忆,展示了中国独有的审美特色和美学理念,其中清朝八旗制度下色彩的应用更是尤为出彩。
八旗,是维持清朝命运的根本制度,在清朝的政治和社会等领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制度下,军旗由四种颜色黄、白、蓝、红组成,细分为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八旗,旗主由皇帝及王族担任。
之所以选择这几种颜色,并非毫无理由。
黄
《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
先民认为黄土是生命之本,太阳是万物恩主,自然它们的色彩黄色成为了尊贵之色。
“九五之尊”的皇帝,穿的是“黄袍”,坐的御车叫“黄屋”,走的路叫“黄道”,出巡用“黄旗”,包扎官印用黄色织物。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在红墙黄瓦的建筑中居住,百姓的建筑只能是青砖青瓦。登临北京景山俯瞰故宫,一片黄色琉璃瓦屋顶,宫殿前后安置的鎏金大铜缸、铜兽与之交相辉映,灿烂之极,至高无上。
红
《钦定四库全书》曾言“总曰,朱,以赐曰绯,以艳曰红,正红曰赤,大赤曰绛。”
红,是皇家建筑宫墙之色,是富贵人家朱门之色,亦是手心朱砂痣之色。
作为中华古老文明中最早的流行色彩之一,它吸纳了朝阳的无限生机,采撷了晚霞的绚丽醉人,蒸腾着熊熊烈火的滚烫....囊括无数意象,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时至今日红色文化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层面,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民族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瑞。
蓝
宋代有诗“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
蓝色,兼具儒家的温度、道家的洒脱和墨家的勤朴,是素与雅最完美的结合。
儒释道主虚静的文化传统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厚积淀,不仅塑造了宁静淡泊、知足乐天、祟尚中庸的民族性格,在色彩审美上,这种民族心理结构与具有宁静、内敛心理效应的蓝青色异质同构,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并契合文化上的价值判断和理想。清代贵人吉服、官服、官窑蓝、点翠工艺的应用更是将蓝的古典静泊之美发挥到极致,在中华民族“尚青尚蓝”的审美传统上又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御顺以八旗三色为灵感,把黄红蓝所蕴含古典宫廷色彩融入御顺品牌气质,成功打造了御品系列瓶身,让历经千百年的色彩美学在今日依旧熠熠生辉。
御顺-御品18号黄
取帝王之尊赭黄,定义尊崇与气度
御顺-御品6号红
源富丽堂皇之朱红,绘就中式喜庆与浪漫
御顺-御品9号蓝
寻格调高雅之湛蓝,凝练深邃与豁达